上周(4月17日至21日),伴隨上海車展啟幕、新能源巨頭新技術及產品密集落地,A股新能源產業鏈賽道熱度顯著升溫。
從一周A股機構調研動態即可窺見新能源概念股的高人氣。截至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發稿,周內已有95家A股公司接待機構并披露活動記錄。其中,個股調研熱度前三公司全部來自新能源產業鏈公司,依次為寧德時代、容百科技和天賜材料。
繼4月16日宣布鈉離子電池將首發落地奇瑞車型后,寧德時代于4月18日宣布“零碳戰略”目標,緊接著,4月19日又發布凝聚態電池,該電池單體能量密度最高可達500Wh/kg,并在今年內具備量產能力。
4月20日晚間,寧德時代揭曉一季報。因季節性因素,寧德時代一季度營收、凈利潤指標環比上年四季度有所下滑,但同比數據表現亮眼。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90.38億元,同比增長83%;凈利潤98.22億元,同比增長558%。研發投入46.5億元,同比增長81%。
次日寧德時代披露的投資者關系記錄顯示,4月20日,寧德時代召開電話會議,受邀投資者約1720人。不過,公司并未披露具體機構投資者名單。
在調研活動中,寧德時代梳理了投資者關注的“未來值得期待的新技術”,稱公司新技術及產品近期密集落地,其中包括極氪009和001搭載的麒麟電池、理想首個純電動平臺搭載的4C麒麟電池、與奇瑞合作首發的鈉離子電池、年內預計將量產裝車的M3P電池等。此外,公司在上海車展發布了凝聚態電池,車規級應用版本可在今年內具備量產能力,也正在進行民用電動載人飛機項目的合作開發。另外,除了材料、結構之外,公司還持續致力于極限制造領域的創新,如超級線的推出和持續升級。
對于動力和儲能今年整個行業增速的判斷,寧德時代表示,動力電池方面,由于新能源車車型供給數量不斷提升,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提升至30%以上,公司會持續跟蹤市場具體變化,以便靈活應對。儲能方面,預計行業增速還是會比動力電池更高,公司與客戶多為長期戰略合作關系。公司補庫存較為靈活,也觀察市場關鍵資源材料如碳酸鋰等的價格變化,而制定相應應對策略。
除了寧德時代,容百科技和天賜材料也獲得機構扎堆“叩門”。兩家公司均是在披露一季報后迅速接待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