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召開的第四屆全球生物質能創新發展高峰論壇上,生態環境部表示:將大力營造有利于生物質能產業發展的政策環境進一步完善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政策體系,強化政策協同形成政策合力;將在全國碳市場制度設計中積極考慮對生物質能發展給予支持,盡快啟動全國統一的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鼓勵符合條件的生物質能項目開發為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
生物質能供熱就地收集原料、就地加工轉化、就近消費,布局靈活,適用范圍廣,生物質能供熱替代燃煤有較大空間。
我國農作物秸稈及農產品加工剩余物、林業剩余物等生物質資源豐富,每年可供能源化利用約4億噸標煤,發展生物質能供熱具有較好的資源條件。
卓越新能(688196)重點圍繞廢棄油脂綜合利用、生物柴油及生物基新材料技術開發等領域開展研發工作,推動公司“生物質能化一體化”發展;
圣泉集團(605589)研發出“圣泉法”生物質精煉體化技術,系統性解決了秸稈中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三大組分難以高效分離的全球性難題,實現了高值化利用,可產出上百種產品
韶能股份(000601.SZ)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目前公司生物質能發電裝機規模36萬千瓦,按規定均為非競爭配置項目,納入補貼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