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無人機開始迅速發展就這10年。10年來,中國民用無人機以及軍民融合飛機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2022年無人機行業總產值有34%的遞增,總產值首次突破千億元。”日前,深圳無人機協會會長楊金才在行業活動上表示,消費類的無人機,中國已經占據全球74%的市場,工業級的無人機已經占據全球55%的市場。
聯合飛機董事長田剛印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則表示,在無人直升機領域,我國已經處于全球第一梯隊。目前公司產品從研發到生產制造已經幾乎實現了100%國產化。在電動多旋翼以及無人直升機領域,中國的研發水平已經處于前列,但在傳統的固定翼飛機領域,仍然與國外有一定的差距。
天使投資人、資深人工智能專家郭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年來,在國家產業政策引導及旺盛市場需求的雙重驅動下,中國工業無人機市場規模持續增長。其應用前景非常廣闊,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商業應用的不斷成熟,未來市場規模仍將持續保持高速增長。
產業應用空間廣闊
根據Frost&Sullivan數據,到2024年,預計工業級無人機市場規模將達到約1500億元,其中農林植保約318億元,警用安防市場約200億元,電力巡檢約200億元,快遞物流約255億元,地理測繪約448億元。
多位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工業無人機已廣泛應用于航空測繪、資源勘探、農業植保、油氣管網巡檢、海洋監測等領域,同時在建筑施工、物流貨運、邊境巡邏、治安反恐、救災搶險等方面也加速落地。
作為行業頭部企業、中國第一架無人直升機型號研發生產單位,聯合飛機近年也在持續拓寬利用空間。4月21日,聯合飛機正式發布了以TD550無人直升機為核心載體的整體解決方案,以及一系列面向物流運投、應急救援,邊境巡檢等不同行業需求與應用場景的解決方案。
據聯合飛機集團總裁助理王濤介紹,TD550無人直升機是聯合飛機針對高海拔、高寒等高原環境及相關場景需求推出的高原型無人直升機,實現飛行性能和任務能力的多面突破,可廣泛應用于邊海防巡邏、應急救援、森林巡檢、物流運輸等場景。目前TD550已成功完成高原邊境地區的跨山運輸、海上島礁之間的物資投送任務,在行業應用落地上,發揮著引領作用。
“目前我們是全球最大的無人直升機研發團隊。經過10年時間,我們的大飛機也形成了系列化發展。”田剛印表示。
行業發展仍面臨挑戰
在業內看來,雖然工業無人機行業前景廣闊,但也面臨著一些挑戰。郭濤表示,當前,我國無人機產業還處于發展的早期階段,存在相關立法滯后與立法效力層次低、設備有效載重及飛行時間不足、低空空域審批流程繁瑣、專業人才匱乏、價格成本及維護成本高等問題,阻礙了產業發展壯大。
全聯并購公會信用管理委員會專家安光勇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表示,工業無人機的核心技術包括無線通信、傳感器、自主導航、控制算法等,這些技術的發展仍然存在瓶頸,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開發。工業無人機在應用中可能會面臨黑客攻擊、故障等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會導致設備損壞、數據泄露等安全問題,需要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此外,工業無人機的制造成本較高,導致價格較貴,需要進一步的技術研發、降低生產成本。
田剛印表示,公司總員工數為700多人,其中超過500人為研發人員,年研發投入近10億元,公司擁有一系列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自主研發的飛行控制系統和電控共軸技術打破國外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
“目前公司已經完成D輪融資,投后估值已超100億元,正在準備上市計劃,希望能夠在2026年底前完成科創板上市。”田剛印如是說,不過他也表示,在經營指標上,更看重行業應用的落地。
未來,田剛印設想進入通用航空領域,“融資后將開發一個新的傾轉旋翼飛機型號,大概要投入50億元,這款飛機將解決我們未來的交通問題,它的起降不需要跑道,飛行速度為每小時750公里,也就是說從北京到上海90分鐘就可以到。”田剛印說。